張志傑
發布時間:2019-03-31 浏覽次數:0次
基本信息
姓名:張志傑
性别:男
職稱:教授
學院職務:無
所在教研室:心理學系
出生日期:1973.8
學曆學位:博士研究生
研究方向:認知與人格心理學
學習、工作經曆
1992.9-1996.7,bevictor伟德官网教育系心理專業畢業,獲教育學學士學位。
1996.9-1999.7,西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畢業,獲心理學碩士學位。
1999.9-2002.7,西南師範大學心理學系畢業,獲心理學博士學位。
2002.9-2004.12,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,生物醫學博士後。
2004.3-2004.8, 中國科學院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 訪問學者(重慶市人事局中青年學者資助計劃)。
2004.9-2004.10, 香港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訪問學者。
2005.11-2006.5, 香港港理工大學管理學系 研究助理
2012.5 香港中文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 訪問學者
2014.7 美國愛荷華大學bevictor伟德官网 訪問學者
2002.7-2007.12 西南大學心理學部心理學系系主任
2008.1- bevictor伟德官网
教學工作
承擔本科生課程:心理學研究方法,心理與教育統計學
承擔研究生課程:心理學研究方法
1、參譯《認知心理學》(黃希庭主譯,中國輕工業出版社,2000),第5、6章(獨立完成),第10、11、12章(合譯)。
2、參編《大學生心理健康與咨詢》(黃希庭、鄭湧主編,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0),第三章:情緒與心理健康。
3、心理學大辭典(人格心理學卷副主編)(上海教育出版社,2004)。
4、主編《心理學研究方法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,2005),《心理學研究方法(第二版)》(高等教育出版社,2010)。
5、參譯《心理學》(黃希庭主譯,中國郵電出版社,2006),第三章:神經科學與行為。
6、參編《管理心理學》(車麗萍、秦啟文主編,武漢大學出版社,2009)第五章:心理過程與管理。
7、主編《心理學研究方法》(開明出版社),2012,北京
8、主編《老年心理學》(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),2015,重慶
9、主編《教育科學研究方法》(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), 2018,北京
科研工作
2002年以前
張志傑 心理時間的加工模型及其研究範型四川心理科學,1997(3):21-25
張志傑、黃希庭 自傳體記憶中的時間組織 心理科學 1998,21(5):460-461
張志傑、黃希庭 自傳記憶的出現及早期發展 心理學動态 1999(2):64-69
張志傑、黃希庭 Tau理論的研究及其新發展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,1999,23(6):715-720
張志傑 時間管理的心理學研究 四川心理科學,2000(3):28-31
黃希庭、張志傑 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量表的編制 心理學報,2001,33(4):338-343 (獲重慶市人民政府重慶市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科研成果二等獎,重社科編号032;獲教育部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)
張志傑、黃希庭 時間估計幹擾效應的研究與思考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,2001,27(4):84-88
黃希庭、張志傑 論個人的時間管理傾向 心理科學,2001,24(5):516-518
張志傑、黃希庭、鳳四海等 青少年時間管理傾向相關因素的研究 心理科學,2001,24(6):649-653
秦啟文、張志傑 時間管理傾向與心理健康關系的相關研究 心理科學,2002,25(3):360-361
秦啟文、張志傑 時間管理傾向與生活質量關系的調查研究 心理學探新 2002,22(4):55-59
2003年
秦啟文、張志傑 企業理念功能、價值取向的公衆觀及其對員工的激勵作用 心理科學,2003,26(1)
張志傑、黃希庭 時間認知的腦機制研究 心理科學進展 2003,11(1):44-48
黃希庭、李伯約、張志傑 時間認知分段綜合模型的探讨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,2003,29(2):5-9.
張志傑、黃希庭 自傳體記憶的研究 心理科學 2003,26(1):34-36
張志傑 回溯式時距估計年齡差異的實驗研究 心理科學 2003,26(4):587-589.
狄敏、黃希庭、張志傑 試論職業自我效能感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,2003,29(5):22-25
2004年
張志傑、黃希庭 預期式時距估計年齡差異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學,2004,27(2):315-317
張志傑、黃希庭崔麗弦 大學生時間管理傾向與學習滿意度:遞增效度的分析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,2004,30(4):42-45
2005年
張志傑 時間管理傾向與自尊、自我效能和學習滿意度:中介作用分析 心理科學 2005,28(3):566-568
張志傑 時距認知的年齡差異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(人文社會科學版),2005,31(6):1-5
張志傑、黃希庭 回溯式時距估計的年齡差異,心理科學 2005,28(5):1039-1042
黃希庭、張志傑、鳳四海等 時間心理學的新探索 心理科學 2005,25(6):1284-1287
2006年
張志傑、袁宏、黃希庭不同時距加工機制的比較:來自ERP的證據,心理科學 2006,29(1):87-90
包翠秋、張志傑(通訊作者) 拖延現象的相關研究,中國臨床康複,2006,10(34):129-132
陳幼貞、陳瑩、張志傑 時間隐語表征研究現狀及展望 心理科學,2006,29(3):761-762
Huang,X.,, Shi,K., Zhang, Z.& Cheung, Y.L.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ve leadership behavior on psychological empowerment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in Chinese state-owned enterprises: the moderating role of organizational tenure.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Management, 2006,23:345-367.
2007年
張紅梅、張志傑(通訊作者) Tuckmant拖延量表在中國大學生的試用分析,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,2007,15(1):10-12
張志傑、尹華站、黃希庭 時間知覺與關聯負變化 心理科學進展, 2007,15(2):308-312
張志傑、黃希庭 時間估計年齡差異的認知機制, 心理科學,2007,30(3):524-528
石瑩、張志傑 大學生博克使用狀況調查, 西南師範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,2007,32(3):172-176
賈麗娜、張志傑(通訊作者) 預期式時距估計幹擾效應的實驗研究 西南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,2007,29(8):164-167
王秋娟、張志傑(通訊作者) 時間認知中的決策過程 西南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2007,33(5):9-13
張志傑、黃希庭 時間估計的加工機制:因素分析的方法 西南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2007,33(5):1-4
張志傑、劉強、黃希庭 時間知覺的神經機制:時域分析的探索,西南師範大學學報(自然科學版),2007,29(10):152-155
陳友國、張志傑、黃希庭等 時間知覺的注意調節:一項ERP研究 心理學報,2007,38(6):1002-1011
2008年
張志傑、彭春花、黃希庭 時間估計的錨定效應 心理學報, 2008,42(2):160-165
鄒增麗、張志傑(通訊作者)、王餘娟 事件時間估計偏差理論述評,心理科學進展,2008,16(2):207-212
彭春花、張志傑 時間信息表征方式研究概述,bevictor伟德官网學報(教育科學版),2008,10(5):82-85
陳有國、彭春花、張志傑、黃希庭 自動與控制計時系統腦機制研究。西南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08,34(4):9-14
王餘娟、張志傑(通訊作者)、鄒增麗 時距估計長短效應的研究述評 現代生物醫學進展,2008,8(12)2542-2544
劉強、張志傑、王琪、張慶林 多種感覺信息整合的認知與神經機制研究 心理科學,2008,31(4):1021-1024
2009年
賈麗娜,張志傑(通訊作者)王麗麗 時距的短時保持:縮短還是變長 心理學報 2009,41(9):812-821
Gan,T., Wang, NY. Zhang ZJ.Li,H.,& Luo YJ. Emotional influences on time perception: evidence from event-related potentials.Neuroreport,2009,20(9):839-843
甘甜,羅躍嘉,張志傑(通訊作者) 情緒對時間知覺的影響 心理科學,32(4):836-839
2010年
楊曉紅,張志傑(通訊作者)時間隐喻中的空間參考框架 心理科學進展 2010,18(1):1-9
張志傑,肖風,黃希庭 不同動态條件下内隐時間特征 心理科學 2010,33(3):540-543
2011年
馬清霞,楊林霖,張志傑(通訊作者)數量對時間知覺的影響—來自漢語數字的影響 心理科學 2011,34(1):38-42
翟坤,張志傑(通訊作者)表征動量的理論模型述評 心理科學進展 2011,19(4):528-536
張紅梅,張志傑(通訊作者)認知失敗的研究概述:概念、測量及相關研究 心理學探新 2011,31(1):89-93
彭春花,張明,陳有國,張志傑(通訊作者)不同形式的錨定值對時距估計決策過程的影響 心理科學 2011,34(4):794-798
任維聰,張志傑(通訊作者)音樂訓練對時間知覺的影響 西南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1,37(2):20-23
朱曉芳,張志傑(通訊作者)溫度體驗對時間知覺的影響—基于體驗認知的解釋 西南大學學報(社會科學版),2011,37(5):34-37
2012年
顧豔豔,張志傑(通訊作者)漢語背景下左右走向的心理時間線 心理科學,2012,35(4):817-822
顧豔豔,張志傑(通訊作者)漢語背景下橫縱軸上的心理時間線 心理學報, 2012,44(8):1015-1024
Ma,QX., Yang,Z.,& Zhang, ZJ.(corresponding author) The Modulation of Implicit Magnitude on Time Estimates. PLoS ONE http://dx.plos.org/10.1371/journal.pone.0046471
任維聰 張志傑(通訊作者)王銘維 TMS在時間認知研究中的應用 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 2012,20(5):646-648
翟坤,張志傑(通訊作者)線索呈現的時空特性對表征動量的影響 心理科學,2012,35(6):1309-1314
2013年
翟坤,張志傑(通訊作者)線索提示對表征動量的影響 心理科學,2013,36(1):51-56
楊林霖 戴睿 張志傑 進度條呈現方式對用戶時距知覺的影響 人類功效學,2013,19(1):19-23
楊林霖,張志傑(通訊作者),顧豔豔,周文傑 空間-時間聯合編碼效應:來自手動和眼動證據 心理科學, 2013, 36(6):1347-1354
2014年
Zhang Z(corresponding author), Jia L,& Ren W (2014) Time changes with feeling of speed: an embodied perspective. Front. Neurorobot. 8:14. doi:10.3389/fnbot.2014.00014
賈志平,張志傑(通訊作者)數量對時間知覺的影響:來自抽象數量和實際數量的證據 心理科學,2014,37(3):536-541
李銘心,張志傑 聽覺進度條對用戶時間知覺的影響 人類功效學,2014,20(2):45-49
2015年
賈麗娜,王麗麗,臧學蓮,馮文鋒,張志傑(通訊作者)情緒性時間知覺:具身化視角 心理科學進展,2015,23,(8): 1331–1339
任維聰,王銘維,鄭志偉,張志傑(通訊作者) 右側背外側前額葉皮質在時間知覺中的作用:基于經顱磁刺激的研究 心理科學,2015,38(5):1051-1057
劉馨元,張志傑(通訊作者)自閉症個體的時間認知綜述 中國特殊教育,2015,180(6):57-61
2016年
劉馨元,張志傑(通訊作者) 不同時間關注點下的空間-時間聯合編碼效應 心理科學,2016,39(2):279-284
Yu F., Zhang W., Zhang Z., Zhang J. & Luo J. (2016), Insights triggered by textual micro-counseling dialogues of restructuring orientation in experts and students. PsyCh Journal, 5: 57–68. doi: 10.1002/pchj.104
2017年
劉馨元,張志傑(通訊作者) 空間−時間關聯的中介共同表征結構: 來自反轉STEARC效應的證據 心理學報,2017,48(4):427-438
劉馨元,李銘心,張志傑(通訊作者) 中央執行子功能對預期式時距估計的作用—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結果 心理科學,2017,40(6):1316-1321
成童,張志傑 人機交互中的系統反應時間研究 人類功效學,2017,23(5):69-74
Ren W, Ma J, Li J, Zhang Z(corresponding author) & Wang M (2017)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(rTMS) Modulates Lipid Metabolism in Aging Adults. Front. Aging Neurosci. 9:334. doi: 10.3389/fnagi.2017.00334
2018年
Wang Y,Zhao S,Zhang Z(corresponding author) & Feng W(2018)Sad Facial Expressions Increase Choice Blindness Front. Psychol. | doi: 10.3389/fpsyg.2017.02300
2019年
任維聰,馬将,張志傑(通訊作者)時間認知的年老化及其神經機制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,2019,46(1):63-72
Zhang J, Feng W& Zhang Z(corresponding author)(2019)Holistic representation of negative numbers: Evidence from duration comparison tasks, Acta Psychologica,193, 123-131,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actpsy.2018.12.012.
社會兼職
中國心理學會社區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
河北省心理學會 常務理事
河北省神經科學學會 理事
其他榮譽稱号及獲獎情況